您好!欢迎来到吉林市四叶草心里咨询室!收藏网站了解更多最新资讯   |   站点地图

 心理咨询热线:
15688915891

精神分析首页 > 治疗方式 > 精神分析
微课逐字稿|陷入僵局的哀悼:亲密关系中的丧失与抑郁所在位置:首页 >治疗方式 >精神分析 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.04.13

大家晚上好,时间到了,我们开始了。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亲密关系中的丧失与抑郁,以及特别谈的是关于哀悼的过程。

为什么考虑讲这样的主题呢?如果大家环顾四周,就会发现我们对生命当中一些美好的东西,经常会有它能够永恒的希冀,包括我今天要讲的主题:爱情和亲密关系。我们希望爱情永远,亲密的依附感一直存在,包括希望青春永驻啊,以及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,永远节节攀升,GDP年年上涨不会掉下来……也就是我们对于生命中各种各样的事,都希望永远处在一种比较美好的、向上的状态中。

所谓的追逐快乐、逃避痛苦。对吧?弗洛伊德早的时候就讲到过说我们人类,或者说生物性的、本能的这个天性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我们生命当中的各种丧失,以及与这些美好东西的告别,却是我们生命的常态。比如说,所谓的亲密或爱情,就不是永恒的,会有分离;青春不会永驻,就是会有死亡;工作也不会永远顺利,可能就是会有一些低谷。这些可能才是我们生命中更常态的状态,所以,我会认为与其说我们怎么抓住那些美好,不让它失落,倒不如说如何面对丧失,去承接生命中不太好的部分。


成熟人格

能够面对丧失,能够经历哀悼,能够允许和美好的事物告别,承认它的不复存在,并且踏上新的旅程,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,可能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更重要的心理历程以及更成熟的人格状态。

基于这个前提,我想来谈一谈关于经历丧失过程中哀悼的问题,以及陷入僵局的哀悼,也就是没有办法告别和重新开始。在这样的过程里,哀悼被卡住了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抑郁的状态。

关于哀悼和抑郁的主题,在精神分析的领域里,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来的,他在1917年写过一篇《哀悼与忧郁症》的论文,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,可以到网上去下载这篇文章。他在这篇文章中也谈到在我们的生命历程当中,经历各种各样的丧失后出现哀悼的情绪,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。

也就是说,面对丧失,我们需要经历哀悼的过程。当然,可能会有几个阶段:一开始可能不相信,然后各种情绪混乱期,紧跟着就是各种想要去抓住,但终却不得不开始面对丧失,去跟丧失有关的东西做告别。而在哀悼的过程中,我们所经历的各种混乱的情绪里,其中有一部分会和所谓的抑郁非常接近,毕竟是面对丧失,而抑郁是丧失下的产物。也就是说哀悼的过程必然包含心里的痛苦、丧失兴趣、退缩、没有办法去爱上新的人或者开始新的生活等。所以,抑郁是哀悼过程里必然会经历的。但哀悼和抑郁的区别在于,就像昨天我在公众号上发的那篇文章(我觉得这篇文章特别棒,它是我中德班的德方老师Markert写的,这个微课运用了他文章标题的一部分),Markert在文章中谈到抑郁是被卡在哀悼或悲伤里,没有办法出来,没有办法跟过去痛苦的东西告别,并且开始新的生活,僵在那里了,这就是我们谈到的关于抑郁的主题。


下面我们来谈谈抑郁和哀悼的联系和区别。

首先,抑郁和哀悼都是丧失过程中产生的,而丧失又是我们生命中不可避免的。而从丧失的角度来讲,无非两类:人的丧失和物的丧失,这个弗洛伊德早就总结出来了。人的丧失,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的话,主要是父亲、母亲或者重要依恋对象的丧失。因为,和我们不相关的人,他的死活对我们并没有太大影响,因为没有太多情感连接的东西在里面。成年以后,可能是伴侣、小孩、其他亲人、密友等。这种丧失,可能会是离开,或者死亡。而物的丧失,比方说你把所有的钱都投到股市里,结果却崩盘了,或者说好好的一栋房子,突然着火了,所有值钱的东西烧个精光等,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的丧失。当然,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,比如说工作丢了,既有支持自尊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的丧失,也有金钱的丧失。这些都是和丧失有关的主题。

面对不同的丧失主题,既有类似的地方,又有独特的心理议题。我们今天,主要是要谈亲密关系中的丧失。从层级的角度来看,可以分成几个维度。一个是爱的丧失,比如说婚姻关系或亲密关系仍然在,但相互爱恋的、彼此支持的部分已经没有了,只剩下了一个所谓的家庭形式,这大概就是我们称之为的亲近的陌生人了。这个丧失呢,是爱没了,人还在。那么还有一种丧失,是爱没了,人也没了。这样的丧失包括恋爱中的分手,或是结婚后的离异。当然我们也会发现,有一些家庭明明爱没了,但为了孩子或者别的因素,两人仍然凑合在一起过。我会觉得,从丧失的角度而言,相比离异这样完全的分离,凑合着过的形式带来的丧失感可能会更小一点,面对未知的恐惧会更少一点。而更大的丧失,可能就是配偶一方的死亡所带来的生死永诀。

谈到丧失,我们会发现,在日常生活当中,不同的人,即便是面对类似的丧失,其影响程度和后续的应对,也各有不同。我记得好几年前,有一个个案,来咨询时,处于一种焦虑大爆发的状况。他产生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,他有一段不满意的关系,他妻子的风格有点像他严厉的母亲,他自己又是那种很懦弱、有些退缩的男人。他并不想在这样的关系里继续了,他遇到了一个各个方面都很棒、很优秀,也很合拍的女孩子。但当他离开他的妻子,并进入新的关系时,他的各种症状开始爆发,以至于没有办法正常地进行工作。主要是因为他的分离、告别,并开始新生活的过程,没有办法完成。

在这个过程当中,他自己也跟我说:“哎呀,怎么回事儿?我有个哥们,你不知道他谈了多少的恋爱了,就是看见一个漂亮姑娘,觉得不错就开始追,然后又觉得不合适就掰掉。掰掉了以后,有点难过,但是没过多久,看见一个新的,觉得还不错的,然后又重新开始,就这样反反复复地经历了好多。”对于他的朋友来讲,不论其他,但对于分离、告别,然后重新开始,似乎并没有太多费力或者困难的地方。也就是说,他的这个朋友跟他相比,似乎能够更好地处理和经历哀悼,而不是陷入抑郁,无法分离。

我们也知道,如果从一个更精神动力的角度上来讲,所谓的心理疾病,本质上是人格之病。所谓的人格之病,说的是我们早年成长的经历中,所造成的性格上的脆弱性,在成年后遇到类似的刺激或应激时,脆弱的地方不堪重负、导致发病,我们所要谈论的就是这部分的问题。而对于亲密关系中的丧失里,被卡住的哀悼,通常都和早年两个没有处理好的丧失有关。

这个里面划分的两个维度,一个是我们正常成长的过程中,早作为一个小婴儿出生时,是完全依赖于主要的养育者,通常是母亲,但慢慢成长的过程,也是一个慢慢分离个体化的过程。大家意识到了嘛?一点一点地和母亲的距离拉远拉远拉远,一直到能够完全地挣脱独立出来。也就是说,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与过去分离、告别、重新开始的过程,那么如果在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中出了问题,在成年以后的关系,尤其是亲密关系(我们都知道亲密关系,其实是等同于原生家庭关系的,尤其包括母婴关系中紧密的二元关系,是有类似的地方的),遇到相类似的情景,很容易唤起早年情境中好的体验或者创伤体验,这是一部分。

还有一部分就是,我们虽然希冀在童年,成年以前脆弱的时候,生活是尽可能完满的,尽可能有个好的养育环境。因为我们知道,此时孩子不论身心都比较脆弱,所以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让他成长成熟,才能够对抗外界。但生活往往并不尽如人意,有很多时候会经历早年的丧失,包括父母的离异、死亡、被抛弃等等。而且,重要的是早年的丧失过程中,如果父母没有很好地帮助孩子哀悼、告别、新生的话,那么,在以后的关系,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会出现各种问题。因为亲密关系浓度太高、对我们的伤害太强。爱的越深伤的越深嘛!这个时候,TA早年没有处理好的丧失过程中的抑郁之痛,通常也会在成年以后,关系的破裂当中重新出来。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就围绕这两个部分展开。


我们要讲的第一个维度,是不安全依恋对于亲密关系中分离的影响。

我们知道关于依恋的理论,现在越来越普遍了,包括理论创始人约翰·鲍比的三本著作已经陆续问世。关于依恋的议题,我以前在一节微课里讲过,这里就不特别谈了。主要是谈一下跟分离、丧失这个议题相关的部分。如果我们大致了解依恋理论的话,我们会知道,对孩子来讲,依恋的议题是生命中早的议题。是吧!因为TA一生下来必定要依附某个重要的他人,否则根本活不下去,应该是完全依赖的。所以依恋是生命当中的第一个议题,就是这个人稳不稳定、安不安全、能不能够保护到我还是会伤害我,会不会抛弃我、会不会爱我,这是早的议题。如果我们了解这部分知识的话会知道,通常所说的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,这个“三”的意义,有它的特殊性。因为一般而言,对一个小婴儿来讲,要建立起安全依恋,至少需要花两到三年的时间。当然,如果能够做到三年的话是会更好,为什么这么样来讲呢,因为孩子需要花这么多的时间来慢慢建立起客体恒定感、以及安全依恋感,这是早年发育的第一个核心。

那如何建立起稳定的依恋,有很多很多的议题,主要的核心是稳定。也就是说主要的照料者,比如说妈妈,也许还有外婆、奶奶,可能早期会有一两个主要的照料者,始终稳定地在孩子的边上,让孩子觉得,你是一直在那儿的,并且当我需要的时候,我要喝奶的时候乳房就来了,对吧!我哭的时候,拥抱就来了。我再怎么闹腾,你也不会抛弃我,在跟你的互动过程当中,我是看到你的眼睛里闪烁着爱的光芒的;我情绪失控的时候,你用你温暖的怀抱,像个容器一样把我的痛苦容纳住,让我可以保持稳定等等。就是这一系列的过程,都是帮助建立起基本安全感、依恋、基本信任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孩子会慢慢内化妈妈对TA的爱,并且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也会觉得,妈妈不会不要我的、妈妈会爱我的。也就是建立起两个核心的议题,一个是不会被抛弃,另一个是不会不被爱,就是哪怕你不在,你都是爱我的。这个部分大家能理解吗?因为一开始还没有内化掉,就像我们学习东西要吸收掉就必须反反复复,你看一两遍还是不会的。还没内化的话,你看见了就记得,看不见就忘记了,但反复反复反复吃进去以后的话,即便那本书不在也已经内化到你心里了,就像妈妈的爱和不抛弃是一样的。


这部分对孩子重要性的议题有两个,一个是内化了爱的、可以支持的、稳定的、可以依靠的力量,或者说是后盾,以后便可以慢慢分离了,也就是分离独立个体化向外闯荡,这是一部分。另一部分是,那种不被抛弃的、被爱的感觉会注入到TA的内心。当然,前三年是基础,还有很后面很多。而这部分对于我们成年以后的失恋啊、被抛弃呀、离婚啊等等和丧失相关的议题,

其重要性在于,即便和你分离了,我也不会觉得我是没人要的、我是没有价值不被人爱的。

那么,这个议题没有建立好的话,我们通常会说是不安全依恋,当然还有其他的议题,我们今天主要聚焦在这个上面。在不安全依恋的情况下,所有的,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丧失分离,就容易触发出“我是没价值的、没人爱的、被人抛弃的”感觉,这种丧失会让TA陷入这种类型的抑郁,卡在里面出不来了,就是早年不稳定的依恋所带来的成年以后丧失引发的抑郁。

我们刚才讲了好的养育是什么样子的,那反过来,什么样不良的早期养育会导致不稳定的依恋呢?毫无疑问,糟糕的结果就是死亡,可能你一出生,家里就人死亡,尤其是比如说,母亲难产,孩子出生以后就死了,然后这孩子被送人了,这个可能就是原初的丧失经验。或者说,现在已经好很多了,现在大家都知道早年孩子需要去陪、建立安全感。但是在以前不太知道的情况下,这小孩很容易像个邮包一样被送来送去的,尤其是前三年、前五年,或者就是进幼儿园之前,可能今天在外婆家,过了几天到奶奶家,再去送奶妈家,这个奶妈不好,再换个奶妈。这是一个并不少见的现象,而且这种现象就容易触发,在亲密的依恋中,TA是会随时抛弃我的。就是TA可能会随时不要我,我一靠近的话就又没了,就是会带来这样的创伤。

还有一个就是,即便父母在,但是给这个小孩的回应是很缺乏的。比如抱孩子就像抱块木头一样,这孩子哭啦闹啦,没有反应;孩子抓她手也没有回应。或者自己陷入一种很强烈的,比如说妈妈抑郁了,带着抑郁的目光去喂养孩子,这孩子吸纳了妈妈身上很多负性的能量,而没有一个容器去涵容TA,更别说体会到爱、支持和保护了,这也是一个维度。如果是早年的,包括身体的虐待啊,那么就更不要去谈了,会带来更严重的创伤。

这是我们谈不安全依恋的建立,有可能是由什么样的原因,当然在这里也不绝对,涉及到先天和后天的交织影响。尤其我们刚才谈到的早年的死亡和抛弃的议题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片子,挺有意思,中文翻成《返老还童》。是布莱特·皮特,就是那个大帅哥演的,英文原名叫《本杰明·巴顿奇事》,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。当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,因为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儿,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老人,然后他逆生长,后在婴儿状态下死亡,跟我们实际的生物的发展完全反掉了,对吧!但是在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,这个男孩儿的妈妈生下他不久后就死了,然后他爸看到他这么一个小怪物,因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老人的样子嘛,就想把他扔掉,扔到了养老院的门口,然后养老院里面的一个负责人,她是一个黑人,一个天生的母亲,天生带着母爱的母亲,她收容了他,并且不管别人怎么嘲笑他,这个小孩你想想看几岁就拄着小拐棍,对吧!她都用她无条件的爱和欣赏,抱持和支持给他,所以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当然他后面经历了很多奇事,就不至于说发展到所谓的创伤性的体验。所以,这是先天跟后天共同交织的结果,这是我们谈到的第一个议题,就是早年的不安全依恋所带来的在亲密关系中的丧失,能够去哀悼。而分离后陷入的强烈的、陷入谷底的抑郁,很多都跟被抛弃、没人要以及不被爱的体验有关,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议题。


那么第二个议题,和转向内部的攻击性或愤怒有关。

这部分,大家在弗洛伊德的论文里会读到很多,他在论及抑郁时,特别谈到了转向内部的攻击。这部分,如果大家自身有抑郁的体验的话,可能会有特别强烈的感觉,所谓转向内部的攻击性,就是都是自责的、我不好的,超我是非常严厉的。就是说稍微有点不好,就觉得“都是我的错”,而没有办法把向内的攻击转向外部。就是掉个头,对吧!而向外的攻击,对于我们能够分离、哀悼、重新开始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为什么呢?我们知道,爱的力量,是一种连接的力量,我爱你,你爱我,是连在一块儿的,对吧!但是光有爱是不够的,我们还需要有攻击,或者恨,对吧!攻击或者恨的力量,是一种分离的力量,把两个人分离出来。我们不可能永远两个人粘在一块儿,我们要成长,我们要告别,我们要重新开始,必须有一个向外的攻击、推开、分离和告别的力量。他必须要有这部分的力量,才能够和过去痛苦的丧失说告别,然后重新整理、重新开始,需要有这个过程。而对于抑郁的人来讲,比较大的麻烦就是他没法向外攻击,全向内了,全淤积到一块儿了,那么淤积到一块儿的话,就卡在那里了。

而原初攻击性的议题,可以从小婴儿的时候就开始了。有人做过研究,比如说一个小婴儿,他的手抓住妈妈的手拉扯,但妈妈是个很抑郁的妈妈,她一点反应都没有。这个小孩抓,她就让他抓,没有一个力量跟他对抗、拉扯。那么小孩向外的力量没有一个对抗力和回应力的时候,他的力量开始慢慢松下来,也就是不再力量向外了,他开始慢慢变得呆滞、抑郁、没有活力,他的力量发不出来,开始慢慢聚集了。这个抑郁也好,转向自身的攻击性也好,或者力量发不出来也好,可以从原初婴儿期母婴之间的互动中,没有连接的状态开始。说到这里我想起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皮茨,他以前在孤儿院就做过一个研究,孤儿院物质条件都非常好,但是一个保姆会同时看很多的孩子,所以不会跟他们有情绪的连接互动,就是互相逗着玩,这些孩子慢慢地越来越抑郁、越来越退缩,生长发育停滞,普遍比正常的小孩儿发育的慢,并且很多陷入了抑郁状态以及很多很早就死亡了,也就是从婴儿期就开始了。

640.webp (18).jpg

而慢慢长到一两岁的时候,孩子主要要面对一个自主性和羞耻心的议题。和婴儿期的状况不一样,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有些力量,自主性表现出来,拿着妈妈的书撕掉了,然后可能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,或者把原来整洁的家弄得乱七八糟的非常乱,这个时候也是他自己的攻击性或者力量的表现,包括说“不”对吧,什么都“不”,这个部分也是向外的力量呈现。那这个时候你是鼓励、允许,还是说什么都不好,制止不让TA乱动,让TA老老实实的坐着,不让TA爬来爬去。这个阶段其实也是在发展对外的攻击力。如果你不让TA乱动,把TA很严实地包裹着坐在凳子上不准动,TA的力量就完全收缩起来了。并且如果过度的指责,那么孩子那种 “我不好”的自体羞耻感,很容易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。我们知道很多的抑郁都跟自恋这个维度有很大的关系,内疚和羞愧,是两个很大的维度。

而我们说的自主性和攻击性,慢慢长大的话会有更多的东西,包括学习成绩,如果老是被父母骂,都是被指责的、高超我的。抑郁的一个核心的状况就是高超我,向外的力量完全都缩到里面去了。譬如我们很想要孩子听话,但其实孩子需要不听话一点,包括去跟人打架。我以前举过那个例子,就是我很喜欢的歌手李健。他说小时候跟别人打架,他爸都不问的。就是打输的时候,会觉得你怎么没赢啊?把别人头打坏了,没关系,拎点水果跟别人道个歉吧,反正都是一个大院的对吧!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他早期那个力量先发出来,发出来以后,再让这个力量指引到正确的方向,那么便可以作为一个攻击的力量去发展他自己的创造性、自己的能力以及跟父母或者更重要的他人进行分离。并且分离个体化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,这些都是需要向外的攻击性作为力量。

而对于抑郁的患者,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,就是攻击性全向内部全被自己吞掉。吞掉的过程,就是他也没有这样向外的力量去告别、去哀悼、去重新开始,就被卡住了,如果受伤的话就被卡在这里。这是我们所说的转向内部的攻击性的问题,从这里我们其实是会看到东西方的养育方式,包括教育的方式。我突然想起我的德国老师来,谈教育的问题,他就特别谈到就是要鼓励,在成长的路上允许犯错,让学生有力量和有信心继续去探索。这部分都是向外的。我们现在也越来越讲养育过程中包纳、鼓励、肯定、看见的重要性,当然不能偏颇,有的时候打一打也是必要的。

我们早年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很容易生发抑郁的,因为都是高要求的、指责的,这也不好、那也不好的,打是亲、骂是爱的,很容易当遭遇些丧失的时候,就卡在抑郁里面,我们知道抑郁通常是丧失引发的。只不过好的情况下,会经由哀悼,然后告别,如果处理不好的话,就卡在抑郁里面出不来了。这就是转向内部的攻击性的议题。

那么由此议题,我们也生发出两种很重要的情感。一个是内疚感,还有一个是羞耻感。内疚感这个议题,通常跟严厉的超我有关,“都是我不好”,其内在关系维度更偏客体一点,因为通常都是在关系里面,是我没做好,就是内疚,都是我的错。而羞耻感通常更偏自体一点,“是我不够好”,我不够好未必意味着那个事情是我做错了,是我不够好、不可爱、不值得,更多的是这种羞耻的体验,跟自尊、自恋、自我价值、自体的纬度相关。而不论是内疚还是羞耻,都是向内的自我攻击。在这个基础之上,再遇到挫折或丧失,就很容易卡在抑郁里面出不来。

我以前有一个经历,好多年前了,一次我在社区里给居民做讲座,结束后,有一个脸上特别悲伤的中年女性找到我,想跟我聊两句。她谈到她先生已经逝去了,是非常优秀的一位男性。有一天半夜的时候,他觉得身上不舒服,就把她叫醒,然后她看看他,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事情,就安慰他一下要他睡下去。结果她的先生在半夜的时候,心脏病突发去世了,就这样没有了。这对于她来讲,一方面陷入了丧夫之痛,亲密关系中严重的丧失;另外一方面,她也卡在了非常严重的内疚之中,就一直觉得都是她的错,如果当时关注一点,如果当时听到先生说自己不舒服,赶紧送他医院,如果更重视一点的话,也许就不会因此而逝去了。见到我的时候,她先生已经去世好几年了,但一说起这件事情还是泪流满面,没有办法止住的一种痛苦状况。这个过程中,我们可以看到强烈的内疚感所带来的,没有办法完成哀悼、告别、重新开始的过程。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触发了内疚,而是她本身这种内疚神经症维度的指数比较高,遇到了这样的状况就更激发了这部分的体验,并且一直卡在了其中。

刚才我们讲的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中,有一些没有处理好的,或者是所谓不恰当的养育,所带来的分离上的困难以及攻击的不能,所导致的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当中分离或者丧失的困境。那么我们接下来再花点时间谈一谈,对一个孩子早年来讲,没有处理好的分离创伤,有可能会对他成年以后在亲密关系中的分离而带来的困境。

那早年的分离创伤,对一个小孩来讲主要有两部分,一个是重要养育者的死亡、丧失,然后自己被送人了等;还有一个维度可能更常见,尤其是在我们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父母的离异,所带来的对孩子来讲分离、丧失以及完整家庭的破裂,或者重要养育者母亲或者父亲的丧失。当然这个要看不同孩子的年龄,越小的话创伤程度肯定就越大,如果年龄越大越独立的话,越强大了伤害就越小了。但不论如何,在父母的分离创伤中,孩子很容易被激发起来几种强烈的体验,我们在前面也谈过。更多一点的,是被抛弃的体验。这原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,对一个孩子来讲,TA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,必定要依赖于这个完整的母体,我所说的这个母体是家庭。那么如果父母分离的话,孩子会产生严重的恐惧是被抛弃的恐惧。就是父母是不是不要我了,如果这个孩子越小的话他越困难地去了解说,爸爸妈妈分开是他们不相爱了,跟我没有什么关系,他会更多地转向自身。会更多地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好,也就是内疚自责的情绪,因为我不好所以他们才不要我了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,我不好牵涉羞耻的议题,都是我的错牵涉内疚的议题。都是我不好、都是我的错,羞耻感、内疚感以及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,除了不要我以外,还有不爱我。所以被抛弃的恐惧、不被爱的恐惧、内疚感和羞耻感,可能是在分离创伤中,对一个小孩来讲,这是他亲密关系当中的分离嘛,容易被激发出来的比较集中的情绪体验。

那我自己是会发现,在我周边的一些朋友当中,对这部分好像大家现在越来越有意识地去处理。当然不仅是语言上的灌输,也有行动上的表达,就是说我们不会不要你的,必定妈妈或者爸爸会继续抚养你,即使分开了爸爸、妈妈都还是很爱你的,你不会不被爱的。并且,爸爸妈妈的分开并不是因为你的错、因为你不好我们才分开。不是的,只是爸爸妈妈彼此不相爱了,或者是不想在一起了,但是这个跟你没有关系,你是好的。就是你是好的、不是你的错,对孩子灌输这些,包括让TA有对这部分的确认感。

这是在处理让孩子经历早年分离创伤的过程中,很重要的一些环节,当然还会有其他的因素。因为就像我们所说的,早年没有处理好的问题,成年以后再遇到时,同样的情绪体验会被激发起来。因为都是亲密关系,家庭关系又是亲密的,成年以后就是夫妻关系、伴侣关系等等。如果是经历分离,或者是抛弃,离异的这样一个情境,有可能这部分的情绪体验都会被触发起来。在这样情况下就可能会陷入了无休止抑郁的状况,因为都丧失掉了,“被抛弃”的体验就赤裸裸的呈现,“不被爱的”、“我错了”、“我不好的”等状况都浮现,抑郁必然就随之而来了。


这是一部分

还有另外一部分挺重要的就是“允许”

允许丧失发生,允许表达离别之痛,允许各种情绪的爆发,允许它的发生,并且去告别。也就是说允许这个哀悼过程的发生,其实这也是挺重要的。因为在有些情景当中,尤其是比如女方离异了,带着一肚子的怨气,然后她就觉得“我没有你,也可以活得很好!”所以在这个过程中,她可能会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说“我们不哭,我们要坚强,我们要活得更好一点,让他看看!我们是可以活得很好的”。当然这是一部分,但是另外部分可能更重要的就是能够去表达,这个需要比较合理的去处理。

就是表达这部分的痛苦,比如说孩子表达对爸爸或妈妈的想念,表达这个完整的家庭可能以后就没有了,不会再有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状况,但是即便有这个悲伤,妈妈或爸爸仍然在,我们的生活会继续。那份爱,虽然不是那么完整,但是爱仍然在。生活会前进,我们可能会有新的开始。这部分,对一个孩子早年遇到这样一个丧失的过程当中,去帮助TA哀悼、告别、和新开始。如果没有这部分,那些痛苦的情绪都於在内心里面,於积久了,可能也就抑郁了。而这部分抑郁如果在当时没有处理掉,成年以后一旦分离,抑郁就被触发了。虽然不绝对,但是会有这样一个可能。

如果大家看到我们传统的丧事里面都有“做七”,它其实也是一种告别的仪式。在这个仪式当中,比如说老公去世,可能会把他骂一顿,又哭又骂,这个天杀的,你说好了一起来一起走的,你怎么就先走了啊?我以后怎么办啊?!各种愤怒、攻击、不满、哀痛……各种情绪,都需要去表达。当她能表达后,才能够处理掉,慢慢地去消化、消解掉,慢慢去面对现实,然后慢慢地去告别,“你好好的走吧,我也好好地开始新生活。”它必定需要经历一个过程,而不是把它完全於积在这边,把它卡住了,卡住了也就没办法过去,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。

这是我们谈到的第四个因早年没有处理好的分离创伤,在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当中的分离,可能带来的这样卡住的状态。当然,这部分的话题有很多的延展,但因为时间的原因,我们今天只能谈到这里。现在我们主要谈一下,如何可以从抑郁的状况走向哀悼的状况,我们在咨询过程当中如何去处理这部分。因为有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些自助的手册等,但关于抑郁、哀悼这个议题,可能它还是需要有一个抱持的环境,慢慢慢慢地让它去发生,才能够去消解。

其实在心理学领域,尤其是精神分析的领域,包括我刚才谈到温尼科特、科胡特等一些精神分析学家,他们都谈到:心理咨询的过程,某种程度上,是一个再养育的过程。当然它跟一般意义上的再养育,会不太一样。因为,对于成年人的再养育,TA其实是童年伤到了、卡住了的一种状况,你可能需要重新修复,也许有些地方没法修复,只能代偿。而不论如何,都需要一个打底的东西,一定是作为母性的、抱持空间的存在。当然如何去应对的话,这个要看各个情况。比如会有:依恋的问题,还是俄底浦斯期攻击不能表达的问题,或者是早年的丧失哀悼没有处理的问题等,看各种不同的情况。有一个空间让TA把早年的伤痛,可以去容纳、可以去被抚慰到。因为很多抑郁小孩其实是没有被抚慰、被安慰到,也没有被教会如何去发展和处理他们的伤痛,有这样的一个内在的小孩儿。但另一部分,也需要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发展出恨的力量。光爱的力量不够,还需要发展出恨的、攻击性的力量。温尼克特说过一句话就:“被体验到了恨,你才能够相信自己是被爱”,爱和恨必然是交织的。

TIM截图20180413165657.jpg

而所谓的恨,它其实需要一种攻击的、向外的力量。我们刚才所说的抑郁,它完全是卡住了。而哀悼它需要力量向外、攻击向外,有说不的力量和有攻击的力量,需要这部分的东西。而这个攻击和恨,这个恨意,其实是蛮重要的。所以可能需要在咨询的过程中,TA慢慢经历这些东西。不仅仅是爱,同时还有跟咨询师的恨的部分,包括早年父母没有给予到的,或是早年象征性父母当中恨的关系的体验,并且终发展出一种更整合的、爱恨交织的体验,能够接纳生命的复杂性。

母亲节

这点其实蛮重要的,既能爱又能恨,但爱的力量总体上超过恨的力量,能够经历和面对生命他人的一种复杂性,能够建立起一个更整合、更有力量的人格,既能够见证彩虹,也能够经历风雨,既能够告别过去,又能够重新开始,这里面涉及到人格的成熟跟成长的过程。当然因为时间的限制,没有办法在这个维度上更多展开。今天我们谈到要从抑郁走向哀悼的过程中,在爱与抱持的基础上,这种恨的、攻击性力量的发展可能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。
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,谢谢大家!


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

在线咨询电话预约

免费咨询热线:15688915891

吉林市船营区向阳街华南30号楼1单元2层6号



24小时服务热线:15688915891地址: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向阳街华南30号楼1单元2层6号

版权所有:吉林市四叶草心理咨询室

友情链接:韩语培训 |